-
盆栽花卉萎蔫的原因与补救措施
盆栽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由于环境因素和花卉本身的原因出现萎蔫现象,使花卉生长受到抑制,严重者会使花卉枯死,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养护和复壮。 一、旱蔫:花木长期干旱未能够及时浇水,从顶端开始向下萎蔫,枝干皮层皱缩直至全株枯死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对干旱花木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,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,切忌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大量温度低的水浇灌土壤。 二、水蔫:土壤中含水量过大,植物根系呼吸受阻或窒息而死,枝叶得不到根系的水分供应,势必萎蔫甚至枯死。对受害花木要避免强光直射和强风直吹,剪去部分嫩枝嫩叶,减少水分蒸发。地栽的花木及时松土。盆栽的花木,剔除三分之一过湿的盆土,加上干土重新栽植,结合叶面喷水,每隔三天喷一次稀薄的液肥,如此养护10天,受害的花木即可康复。 三、肥蔫:花木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,使花木中的水分向土壤内渗透(即反渗透),俗称烧根,造成花木萎蔫甚至枯死。地栽的受害花木,可大量灌水稀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,并及时排出。盆栽的花木,剔除盆内表土,用水浇灌,使过多的肥料随水从花盆低部流出,再在盆面覆上一层素土。同时对受害花木采取遮阴、叶面喷水等措施,维持花木枝叶生命,经过10天至20天即可恢复正常。 四、虫蔫:天牛、吉丁虫危害严重时,破坏了花木主干或主枝的输导组织,造成局部或整株萎蔫或枯死,虫害造成的萎蔫是难以恢复的,珍贵花木可将枝条剪下,进行扦插或嫁接。 五、风蔫:花木发生的新梢,特别是春梢大量生长时,遇上强烈的光照和强风(特别是干燥风),花木常发生萎蔫。这时要采取遮荫、避风、叶面喷水即可防止新梢失水而萎蔫。 六、热蔫:夏季喜欢凉爽环境的花卉,如果放置在光照强、温度高的地方,叶片会出现萎蔫内卷,甚至枯黄脱落。应立即将其放到湿润、通风、凉爽的地方。 七、冷蔫:北方气温波动大,夜间气温突然降至10℃以下,一些南方花卉如扶桑、茉莉、杜鹃等,清晨叶子会萎蔫失去光泽,中午气温升高后逐渐复原。短时间的冷蔫对花卉影响不大,但应该注意保暖。
2022-02-24 -
吊兰叶子折断的原因以及防止方法
看着吊兰状态很好,但吊兰叶子折断偶尔总会发生,一般来说这是因为是平日给予的光照太弱,浇水又勤造成的,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吊兰看起来叶子健康,却容易折断的问题发生。 防止吊兰叶子折断方法很简单,首先浇水要有所控制,由于吊兰是肉质根系,稍耐干旱,控制水分能使其叶片短宽壮,其次是增加光照,光照在冬季要以全阳为好,其他季节如果温度高于26℃时要以半阴养护管理,这样的吊兰既不会折断又能提高欣赏价值。 通俗的说就是水浇多了,叶子太脆,旱它几天叶子就老了,另外除去控水以外,还应该多施一些一些氮肥和钾肥。
2022-02-24 -
银合欢的药用价值与功效
银合欢别名白合欢,银合欢原产中美洲墨西哥南部尤卡坦(Yu-catan)半岛。大约在公元1600年以前传入菲律宾,其后印度尼西亚、夏威夷、毛里求斯岛、澳大利亚北部亦引种栽培。18世纪,印尼和非洲把银合欢作咖啡、可可、金鸡纳和胡椒等作物的荫蔽树或氮来源树种。银合欢是一种芳疗植物,原产于中美洲,价格昂贵,可用作皮肤保养、防腐杀菌、抗忧郁以及镇静剂。 国内一些书刊、树木(苗木)名录上,把Leucaena glauca(Willd.)Benth.称为银合欢,而把L.leucocephala(Lam.)de Wit称作“新银合欢”。把这两个拉丁学名看成是两种植物是不对的,它只是异名与正名的关系,所谓“新银合欢”,实际上就是银合欢。此外,还有中名冠以地名的银合欢,如“萨尔瓦多(新)银合欢”、“菲律宾银合欢”等,也都是银合欢这个种,只不过是类型、品系或来源地不同而已。 银合欢的花、果、皮均可入药,有消痛排浓,收敛止血功能。主治肺结核,疖疮浓肿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症。
2022-02-24 -
垂丝海棠病虫害防治方法
垂丝海棠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: 海棠褐斑病 在南方,垂丝海棠褐斑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,也是导致垂丝海棠提早落叶的主要原因。该病在垂丝海棠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。 发病初期,叶片正面呈白色斑块,随后斑块不断扩大,20多天后,白色斑块转为褐色斑块,叶片逐步焦枯脱离。如不防治,海棠可能在7月份叶片就落光,并可能出现二次开花;如防治及时,海棠叶片可保留到霜冻期。因此,海棠整个生育期都需要防治该病。 海棠褐斑病防治方法: 首先栽培密度要适当,不可栽培过密,也不宜在背风向阴地块栽植,否则发病重。 其次,根据浙江气候特征,一般4月上中旬预防一次,此后每隔20至30天预防一次。初期施药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,后期改用治疗性杀菌剂。建议用药如下:4月15日之前,结合防治蚜虫用8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;5月上中旬,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防治;5月下旬至6月上旬,用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;6月下旬至7月上旬,用43%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防治;7月下旬至8月上旬,用25%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防治;8月下旬至9月份,根据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防治,如需要可继续用戊唑醇与咪鲜胺交替喷雾。 另外,冬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喷一次45%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,能有效降低越冬病菌。 海棠锈病 垂丝海棠锈病一般初现在4月下旬,早期出现橙色圆点,随后圆点扩大,病部组织变厚,继而叶背隆起,5至6月份隆起处长出黄白色毛状孢子器,并借气流转移到桧柏、龙柏等柏科树上,来年4月再次转回。孢子器转出后病部变褐色,似炭疽病或褐斑病,随后叶片枯死。 海棠锈病防治方法: 首先避免和龙柏、桧柏等柏科苗木栽培在一起,以免锈病不断循环出现。 其次,常规防治海棠褐斑病的药剂一般都能有效兼治海棠锈病。但如果病害仍大面积发生,可用特效药如12.5%腈菌唑乳油600倍液、40%氟硅唑水分散剂7000倍液、20%三唑酮乳油500倍液等药剂交替治理,连用两次一般就能有效控制。 蚜虫 海棠蚜虫危害嫩梢嫩叶,吸取汁液,造成新梢停止生长、叶片扭曲回缩,同时还带来煤污病和传播病毒病,是早春时期海棠主要害虫。 该虫一般4月上旬开始出现,6月中下旬之后逐渐减少,8月中下旬虫口数逐渐上升,直到落叶结束。 蚜虫防治方法: 1.物理防治:剪去出现害虫嫩梢(但要考虑对苗木生长有无不利影响)。 2.化学防治:可用70%吡虫啉水分散剂5000倍液、5%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800倍液、20%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、70%啶虫脒水分散剂4000倍液(早春低温时不宜使用)等药剂防治。
2022-02-24 -
静夜黑腐病该如何防治呢
入夏了,景天科常见的黑腐病也开始在不经意间爆发,以我家静夜黑腐病为例来慢慢讲吧,一边看照片一边读文字会比较直观一些,希望对刚入行的新手肉肉迷有所帮助,大家共同学习! 2014年4月2日,由于拼盆里太挤长不开,就把它挖出来单独种在花盆里,这个花盆很漂亮,就是底孔太小,当时也犹豫过要不要用,后来自我安慰说配土颗粒多点透气性好少浇点水也可以啊,这就是它恶梦的开始。 2014年4月17日,早上发现底部有两片叶子化水了,顿时紧张了起来,前几天一直下雨、阴天,它就放在窗边,淋了些雨,会不会是盆子不透气下面叶片太密太厚闷着了,果断把下面的叶子全掰了。这就是化水的叶片,变透明了,叶子表皮变的很薄,轻轻一捏全是水。 把它挖出来一看,叶片化水的部位有些发黄,旁边的侧芽也开始自己生长根系,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茎杆已经不能充分提供给侧芽养分,所以它自己生根自给自足。 反过来看另一面,茎部还是好好的,但侧芽也是自己生长出了根系,我把它种在了另一个盆里,干土养护观察。 2014年4月18日,经过一天的时间,发现茎部叶片化水的部位已经开始变黑了,小侧芽茎基部尤为明显,就是长根的部位。 2014年4月19日,果断的给它砍头了,可以看到茎部切面上下部分颜色不一样,下部已经发黑了,而且还带着一片断掉的化水的叶片,这就是黑腐病。 黑腐常发病于植物的冠部和茎部,植物从内部腐烂,茎部变黑,导致叶片化水,植株倒下。 致病的原因是:浇水过多或养殖环境湿度过大,盆土不透气导致真菌感染,真菌指的就是尖孢镰刀菌(Fusariumsp),植株一旦染病,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时,将会导致病害迅速蔓延。镰刀菌常常引起植物出现根腐、茎腐、茎基腐、花腐等多种病害症状,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7℃至32℃,在20℃时病害发生趋向缓和,到15℃以下时则不再发病。这就是为什么黑腐病多在夏季发病的原因。 从侧面看,一面变黑,另一面还是好的,这就要提醒大家,不要存在侥幸心理,觉得另一面还是好的没问题,黑腐病蔓延很快的,你的一个大意疏忽,就会导致整棵植物的死亡。 治疗方法: 1、砍头,切掉腐烂的部分,一定要切到一点都不剩,植物的茎显露正常的颜色为止,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伤口。砍下来的头可以枝插,掰下来的叶子可以叶插。这是要逼着我变大户的节奏啊! 2、多菌灵伺候,当然别的杀菌药剂也可以使用,我主要用多菌灵,植物在砍头下来后可以涂抹多菌灵消毒,在扦插前先用多菌灵给培养土消毒,再扦插,最好干土发根。多菌灵的使用方法它包装袋的说明上有,在这儿就不多说了。 这是砍下来的头,加那个小小的一共有六头,我是真的要变大户了吗? 这是掰下来的叶片,我果然要变大户的节奏,有一点要注意的是,因为黑腐病掰下来的叶片还会有一定的化水几率,先不要放土上叶插,先晾几天,直到没有化水的叶片出现再叶插,不然在培养土上化水容易造成感染。 从4月19日砍头到5月8日发根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它又活过来了,真的是好开心啊,多肉植物就是这样,生命力顽强,但同时又很脆弱,关键还是养护环境和配土,干一些没问题,目前还没听说谁家的肉肉干死掉的,都是因为浇水不注意,配土、花盆排水性不好而黑腐死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,特别是下雨潮湿的天气,像静夜这样的最好不要让它淋到雨,免得出问题。 后期就可以进行正常养护了,夏季不要暴晒,给它适当的遮遮阴。在这里特别要提一点,就是入夏前一定要给家里的肉肉们喷一次杀菌药水,我都是用多菌灵的,这样可以提前防护,不要给镰刀菌爆发的机会。
2022-02-24 -
紫堇的病害防治 紫堇的繁殖方法
药用紫堇在栽培过程中,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,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,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,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,如枯萎、腐烂、斑点、霉粉、花叶等,统称病害。紫堇常用用种子繁殖,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紫堇的繁殖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。 紫堇的繁殖方法 紫堇常用用种子繁殖,每亩约需种子3~4公斤。通常与禾本科植物套种。小暑与大暑节待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封垄后,在行间浅锄地面,将种子均匀撒入行间,用大锄推一遍,将种子埋严,浇水,要保持畦面湿润,30天左右出苗。 紫堇的病害防治 一、紫堇的病害 引起紫堇发病的原因,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。由生物因素如真菌、细菌、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引起的病害,有传染性,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,由非生物因素如旱、涝、严寒、养分失调等影响或损坏生理机能而引起的病害,没有传染性,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。在侵染性病害中,致病的寄生生物称为病原生物,其中真菌、细菌常称为病原菌。被侵染植物称为寄主植物。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生物的作用,而且与寄主生理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,是病原生物、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。 侵染性病害根据病原生物不同,可分为下列几种: (1)真菌性病害由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种类最多。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,病菌多在病残体、种子、土壤中过冬。病菌孢子借风、雨传播。在适合的温、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,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植物内为害。可造成植物倒伏、死苗、斑点、黑果、萎蔫等病状,在病部带有明显的霉层、黑点、粉末等征象。 (2)细菌性病害由细菌侵染所致的病害,大多具有一至数根鞭毛,可通过自然孔口(气孔、皮孔、水孔等)和伤口侵入,借流水、雨水、昆虫等传播,在病残体、种子、土壤中过冬,在高温、高湿条件下易发病。细菌性病害症状表现为萎蔫、腐烂、穿孔等,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,在病部溢出细菌粘液,是细菌病害的特征。 (3)病毒病主要借助于带毒昆虫传染,有些病毒病可通过线虫传染。病毒在杂草、块茎、种子和昆虫等活体组织内越冬。病毒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花叶、黄化、卷叶、畸形、簇生、矮化、坏死、斑点等。 (4)线虫病植物病原线虫,体积微小,多数肉眼不能看见。由线虫寄生可引起植物营养不良而生长衰弱、矮缩,甚至死亡。根结线虫造成寄主植物受害部位畸形膨大。胞囊线虫则造成根部须根丛生,地下部不能正常生长,地上部生长停滞黄化,如地黄胞囊线虫病等。线虫以胞囊、卵或幼虫等在土壤或种苗中越冬,主要靠种苗、土壤、肥料等传播。 二、紫堇的虫害 危害紫堇的动物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是昆虫,另外有螨类、蜗牛、鼠类等。昆虫中虽有很多属于害虫,但也有益虫,对益虫应加以保护、繁殖和利用。因此,认识昆虫,研究昆虫,掌握害虫发生和消长规律,对于防治害虫,保护紫堇获得优质高产,具有重要意义。 各种昆虫由于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,口器也不相同,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。 咀嚼式口器害虫,如甲虫、蝗虫及蛾蝶类幼虫等。它们都取食固体食物,危害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和种子,造成机械性损伤,如缺刻、孔洞、折断、钻蛀茎秆、切断根部等。刺吸式口器害虫,如蚜虫、椿蟓、叶蝉和螨类等。它们是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食食料,使植物呈现萎缩、皱叶、卷叶、枯死斑、生长点脱落、虫瘿(受唾液刺激而形成)等。此外,还有虹吸式口器(如蛾蝶类)、纸吸式口器(如蝇类)、嚼吸式口器(如蜜蜂)。了解害虫的口器,不仅可以从为害状况去识别害虫种类,也为药剂防治提供依据。
2022-02-24 -
红鸡蛋花的病害防治
红鸡蛋花原种的“红鸡蛋花”(P.rubralinn),花为鲜红色,较为少见,多数是栽培变种,长5-6厘米的花朵,外面白色略带淡红,内面基部黄色,通常称为“冠白,心黄”,形似鸡蛋白色着蛋黄,故名。在养殖红鸡蛋花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病虫害,很多花友对此感到很头疼,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红鸡蛋花的常见病虫害防治,希望可以给花友们带来帮助。 红鸡蛋花的病害防治 1、鸡蛋花角斑病 (1)主要症状:发生在叶片上。病斑初期为褐色小斑点;扩展后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状,边缘暗黑色,内黑褐色;后期病斑干枯,湿润环境下病斑上呈现黑色粒状物。 (2)发病原因:为真菌性病害。病原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物病残体上。以春季发病为多,室内可重复侵染危害,7-8月发病较重。 (3)防治方法:⑴加强养护,及时换盆更新基质,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生长势。⑵早春季节每隔7-10天喷洒1次0.5%波尔多液,或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,或多菌灵600倍液。 2、红蜘蛛 用喷施敌死虫机油乳油100-200倍液防治 3、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,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鸡蛋花。嫩叶上呈现白粉似的现象,防治:可用50%甲基硫菌灵·硫磺悬浮剂800倍液,或20%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喷洒,每10天一次,连续2次至3次。 4、介壳虫 可用25%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杀。 5、锈病 叶反面发生橘黄色脓包,叶外表相应有小的浅黄色病斑。防治:可选用25%粉锈宁1500至2000倍液。
2022-02-24 -
白蝶兰病虫害防治
白蝶兰喜欢微风吹动,稍微闷热即会患软腐和黑点病,因此本季要定期喷洒杀菌剂加以预防。喷洒时期以新叶开始生长时为最佳。是否长出新叶与肥料施放的时期有很大的关系。 一般可用90%四环素3000倍液喷洒。喷后3天内不可浇水,7至10天后再喷一次。以后每2至4周喷一次杀菌剂,用药同小苗。药液不要在水草干透时喷施。因为喷后一般三天内不可浇水。 白蝶兰的病害防治 1.叶斑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斑点,以后发展成近圆形的病斑,病斑边缘有水渍状黄色圈,界限明显。 防治方法:加强通风,降低空气湿度,剪除病叶。发病期用75%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,每10天喷1次,连喷3次。 2.灰霉病 发生在春季低温高湿时,一般在白花花瓣上出现褐色的小斑点,严重时发生软腐现象。 防治方法:加强通风,降低湿度,立即剪除发病花朵。发病初期用75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,每10天喷1次,连喷2次。 3.褐斑病 发生在夏秋高温多湿天气,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小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成大斑,病斑黑褐色,严重时叶片变黑枯萎。 防治方法:注意通风、透光。发病初期用10%宝丽安(多抗霉素)80倍液每半月喷洒1次。 4.介壳虫 白蝶兰最常见的虫害,多发生在秋冬季,室内通风不畅,干燥导致介壳虫危害。 防治方法:注意通风,兰株摆放不宜过密,发现少量时可用软布擦洗介壳虫,反复几次可根除虫害。
2022-02-24 -
大扁竹兰的病害防治
大扁竹兰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,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长江以南。主要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产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,分布云南等地。大扁竹兰国外分布于日本、朝鲜、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有分布。大扁竹兰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、锈病等,主要虫害有黄斑草毒蛾、大灰象甲等,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大扁竹兰的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。 大扁竹兰病害 大扁竹兰生长期的病害有根腐病、锈病、叶斑病、花叶病等。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:拔除病株,病穴和病区用石灰粉进行土壤消毒,同时用波尔多液喷洒植株。 锈病的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用粉锈宁、代森锌等药液防治。 叶斑病的防治方法:发病前用波尔多液预防,发病时用多菌灵喷洒植株。 花叶病的防治措施:注意防治蚜虫,对手、刀具等进行消毒。 大扁竹兰虫害 大扁竹兰生长期的虫害有黄斑草毒蛾、大灰象甲、大青叶蝉、柑桔并盾蚧、地老虎、蛴螬、蝼蛄、钻心虫等。 黄斑草毒蛾的防治措施:人工采茧,消灭虫卵。 大灰象甲的防治措施:当春季成虫大发生时,对被害地块进行灌水;在地四边挖深50厘米的防虫沟。 大青叶蝉的防治措施:在成虫期利用灯光诱杀,或早晨成虫不活跃时进行网捕。 柑桔并盾蚧的防治措施:销毁虫株;用3%啶虫脒2000~2500倍液或48%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每隔7~10天喷1次,连喷3次。 地老虎的防治措施:中耕除草;人工捕捉;用90%晶体敌百虫800~1000倍液浇灌,用毒饵、灯光、粪土等诱杀。蛴螬的防治措施:可用毒饵、灯光、粪土等诱杀;用25%对硫磷微胶囊500~800倍液浇灌。 蝼蛄的防治方法:合理灌溉,用毒谷防治。钻心虫的防治方法:6月幼虫危害叶鞘前用4.5%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洒。
2022-02-24 -
粉蝶花的病害防治
粉蝶花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叶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,平时可用农药百菌清(此药预防效果好病菌抗药性低,但对已患病植株无治疗效果。适当的卫生处理与每周去除染病的植株则可防止大部分的病害传播。细菌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水滴飞溅在植物体上,或是运送过程受到影响。这种病害无法使用化学药剂加以控制。有些品种的生长性状不受病毒感染所影响。病毒的病征在低温催花阶段更为明显。病毒对鸾尾花最大的影响在于生长速度。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粉蝶花的病虫害防治。 蝶花的病虫害防治 一、病菌 1、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褐班病是粉蝶花最严重的病害。病征在于叶片出现棕色斑点。有油状或心脏形状,而有黄色形状物围绕。处理方式包括调整施肥液的氮量,去除病株与维持稳定的相对湿度。化学药剂对于此种病害并无作用。采用生长状况良好,健康的植株才能避免此种细菌性问题。 2、霉菌 介质中水分变化太大或是不适合的EC值都引起根部受损,因此促使霉菌攻击组织。对付方法是降低灌溉水EC值,并且暂时减少介质含水率。 3、灰霉病菌 另一种霉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瓣上的灰霉病,在花朵上形成许多小斑点。发生的原因在于植物处于潮湿状态太久或是相对湿度太高。 4、镰刀菌 镰刀菌引起黑色三角形的斑点,在基部叶片形成黄色、暗红色。叶片将迅速掉落。根部处于积水中容易发生此病害。 二、病毒 受到病毒感染的粉蝶花其病征是花朵变小,生长速度变缓慢。然而有些品种的生长性状不受病毒感染所影响。病毒的病征在低温催花阶段更为明显。病毒对鸾尾花最大的影响在于生长速度。 在开花完成阶段,如果光线过强、温度太高,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脱落。根系的品质不良也会造成此现象。花卉在输送之前如果未经适应阶段也会有落苞现象。 三、昆虫与小动物 1、蛞蝓与蜗牛 蛞蝓与蜗牛会在幼株上咬出小洞,而也在短短几天内就可以危害许多植株。同时也将根尖咬损。使用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此种小动物。2、蹒类 红蜘蛛蹒类在叶部引起轻微变形与严重的颜色变化。因为分布为集中状态,可以以杀虫剂控制。 3、蓟马:棕色蓟马通常在每一部位可发现,而且成群出现。化学药剂难以根除。去除病株是最好的解决方法。 4、Sciaridae,fungusgnats:此种昆虫攻击根尖。施用补食天敌(Hypoaspispredatorymite,100-150/2)与悬挂黄色黏虫板可预防感染。 四、环境引起的生理异常 1、花苞掉落 粉蝶花在开花完成阶段,如果光线过强、温度太高,容易引起花苞自花梗上脱落。根系的品质不良也会造成此现象。花卉在输送之前如果未经适应阶段也会有落苞现象。 2、输送过程的冷害: 植株自生长区运送到销售区,叶面可能产生的橘红斑点,通常由于冷害造成细胞的死亡。其它的环境应力或过强光线也会造成。 五、药害 由于使用不适合的化学药剂。
2022-02-24 -
油菜花的病害防治
常见品种甘蓝型则是20世纪30~40年代从日本和欧洲流入我国,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。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,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2.2%,总产占83.5%,既是中国油菜的主产区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带,其菜籽总产占世界菜籽总量的25%。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油菜花的病虫害防治。 油菜花的病害防治 春季油菜主要害虫有蚜虫、菜茎象甲等,对蚜虫的防治最好用10%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或3%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+新高脂膜。防治菜茎象甲用1.5%乐果粉或1%的甲基对硫磷粉,每亩1.5-2公斤防治两次,间隔5-7天防治效果最好。也可用上述粉剂防治一次,间隔5-7天,再用40%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+新高脂膜防治。 油菜的主要病害,有菌核病和病毒病。菌核病多发生在油菜开花期和子实期,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溶液进行喷雾防治。病毒病可通过防治蚜虫来减轻病害。防治蚜虫每亩可用40%乐果乳剂500克,加水配成1000~1500倍液喷雾,或用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~5000倍液喷雾防治。或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,或40%灭病威胶悬剂200克,加水75公斤配匀后,均匀喷布于植株中下部茎、枝、叶和上部花序上。 每到入冬天前第二期水稻收割后,10-11月的稻田便就进入休耕期间,播撒油菜花种,经过40几天后,稻田里就开满油菜花。最主要是把油菜当成绿肥植物、有机肥料来使用。
2022-02-24 -
火焰兰的病害防治
火焰兰喜充足阳光,耐寒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球茎露地能越冬。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、疏松肥沃的沙壤土,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足水分。火焰兰的常见病害就是花叶病,下面就由花匠网小编花痴为大家介绍下火焰兰病虫害的防治。 火焰兰的病害防治 火焰兰病害有花叶病。 分布与危害:该病在内蒙古地区较常见,但为害不严重。 症状 新生叶上出现小型不明显的长形褪绿区域。症状多局限于叶片中脉的某一侧,几天后斑点和条斑清晰,1~3周内病区扩大为灰白色,偶尔带有较深的细小条斑,浅绿色区与深绿色区反差明显。老病叶背面出现黑色斑点和条斑,嫩叶片坏死,严重时病叶可早落。 病原 病原为建兰花叶病毒(CymMV),是世界上发生最普遍的兰花病毒。病毒颗粒棒状。 发病规律 病株可作繁殖材料。汁液接触可传病。 防治方法 从无病建株选取繁殖材料。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。园艺操作时,避免汁液接触传染。此病毒的寄生范围广泛,应注意防止相互传染。
2022-02-24